略過導航

  這個跑季訓練周期晨跑量大增,沒有為生涯的半程與全程馬拉松創下更好的紀錄,但得到最實質的效果是:跑完一場全力硬拼的馬拉松後,往日慣例性腿肌的疼痛疲勞感明顯降低許多!不但當日下午走起路來沒有以前的踉踉蹌蹌,還幾日內便感覺痠痛已恢復得大概了。不過基於理論,我還是在接下來的二周進行休息,只是為了完賽禮(兒子們會很喜歡的Ultraman大毛巾)所報名參加的2024台北國道馬拉松(半馬組)還是得去完成它。所以這二周就只共跑了三次讓腿肌熟悉一下動起來的感覺,賽前策略仍然希望是由慢到快逐漸增加跑速;但是起跑後要把配速壓到多慢,才是一門最困難的學科,尤其是對於我這個才剛剛重新啟用七、八年來沒有發動的人力引擎的『生手』,真的就是要慢慢地找到50歲後運動體的全新使用說明書,還得慢慢地實驗各種操控方式,才可能得到如40多歲前那種信手拈來的心流跑感。經過前年忘想破PB的4’15″ pace起始、到去年降至4’20″開跑還想摸到90分內的失敗,我知道這種開頭配速到後半程還能更快的節奏已經是歷史了!即使還是同40歲時熟悉的體感,且更低的心率,但在速度持續力方面,以現在的晨跑質量對照我的年齡,已經衰退許多!所以這50歲後第三次半馬挑戰,只能再降速來實驗在怎樣的最佳起跑配速,才能再次達到Negative Split的完跑境界。

  這場國道馬拉松的起跑時間(5:30am)竟比渣打馬拉松(5:50am)還要早,所以當天我提早在3:00am便起床吃早餐及著裝備料,約4:15am前到達場地後,照例在寄物前去電給最佳跑友銓哥,聽見他的聲音沙啞,恐怕是感冒了,不過他以57歲高齡在渣打馬拉松已經如願打破了他十多年前的全馬PB,今年算是有所收穫,今天希望他無痛順利完賽就行。開賽前照例好好地享受了沒有人排隊的流動廁所(早起早到的好處),從容地預先服用BCAA膠囊、鹽錠、及咖啡因,再將2包Energy Gel、2顆鹽錠、及4顆BCAA膠囊穩定地塞在袖套開口處,走上國道熱身小跑個10分鐘後,便往起跑點移動,站好半程馬拉松最前頭二、三排的起跑位置。開跑的氣溫約攝氏15、16度,太陽完全不露臉的陰天,非常適合長跑的天氣,美中不足的是東北季風有點強勁,往汐止方向的去程都是逆風,我也因此更堅定地決心將起跑配速直接壓到4’30″,雖然那約是從前我的全馬平均配速,但在這個50歲後還在尋找競賽時最佳跑感的時刻,或許直接再降個10秒Pace是個不錯的選擇!就這樣順順地跑到汐止折返點,花了47分多(平均Pace約4’28″),若後半程最佳跑感沒有出現,甚至還跟前二年的半馬一樣還同樣掉速,今天恐怕就連95分都守不住了!所幸折返後的緩下坡的幫助下,終於在比賽時出現了訓練時長時間熱身後的漸速跑感,心率終於可以拉到170bpm以上外,步輻步頻也都可以輕快地提昇,也由於回程順風,大多數的時間都可以維持在4’10″左右的Pace,緩下坡時甚至都跑進4分之內,終點前也出現了好久沒有能夠發狠鞭策自己加速的能力,最終後半程跑出44分(平均Pace約4’13″)的Negative Split,雖然總成績只定錨在91分,但跑感及完跑後的體感都是無傷無痛、完美而愉悅的!

  賽後銓哥及李醫師都慷慨地將Ultraman完賽大毛巾直接送給我,今天除了找回長跑競賽跑感這項最大收穫外,也託這二位好朋友的福,給二個可愛的兒子交了差,快樂的半年跑季終於劃下完美的休止符,要開始慢慢迎接熱天的來臨,開始騎車上山啦!

  在去年年尾的2023台北半程馬拉松舉辦之前,在網路上突然發現自己曾經在2015、2016二年連續參加二屆的渣打公益馬拉松(都巧合地以3:14’完賽),居然從因疫情調整至十一月舉辦的競賽日,重新回到以往的二月份,二話不說就直接上網報名這場來取代比較舟車勞頓的萬金石馬拉松,作為一年一度的全程馬拉松挑戰。自從去年改變晨跑方式來準備長程賽跑活動以來,晨間起床練跑步我來說是愈來愈容易、也愈來愈規律,在台北半馬賽後全休五日,便如去年一般開始將每周六排定為30km長跑日,來轉換腿肌訓練方式,因應更需要耐力的全程馬拉松賽。尤其在去年萬金石馬拉松慘兮兮的跑步過程後,原本以前要練不練都能穩定跑個3:20’內的輕忽態度有了重大改變,讓自己不再忽視身體無情的衰老、以及恢復能力的下降。尤其是心肺能力更是與十年前有明顯差距,光是半程馬拉松的競賽全開平均心率就活生生下降了10pbm!有了孩子們之後的工作與生活作息也不允許我投入太多的運動時間。經過三次跑步活動的實際下場操練後,知道自己原本雄心萬丈、想重返賽道破自己PB的理想也必須做些調整:保健康的本、並督促自己維持運動習慣變成比較務實的目標!也藉由參與這些活動來與同好好友相聚交流,豐富一下未來除了家庭與工作外的人生,最後作為榜樣帶著孩子們一起來訂定運動目標並共同參與,這就是我對未來報名參加競賽活動的基本教義!

  先前為了準備2023台北半程馬拉松所進行的近三個月晨跑內容,事實上證明心肺能力無法支應我用更快的配速來完成21km的競賽,再加上去年萬金石馬拉松的慘劇,我想小小調整一下周間的訓練方式,除了將原本的10km加長到12km(再早10~15分鐘起床出門晨跑)外,也將原本10km的Zone 2穩定慢跑再加上最後2km的心率四區間快跑,藉以多刺激幾次自己的心肺能力。甚至開始試著在周六30km長跑後,只休息周日一天,周一就繼續開始晨跑,看看是否可以再多提升一點對馬拉松後段的腿肌耐力。而這個訓練周期,除了從新冠肺炎疫情起這幾年的最佳夥伴銓哥外,還加入了Jay這位也是超過十五年對耐力運動樂此不疲的老朋友一起在周六晨跑交流。這二位都是在跑步的道路上隨年齡增長,難得能力還一直不停向上提升的運動人,數十年如一日樂在其中的自我鍛鍊,都是我學習的最佳榜樣,周六有他們一同邊跑邊聊,進行原本應該枯燥無味長距離慢跑,與周間享受一個人獨處時間的晨跑相比,別具一番不同的風味!

  可能是年紀大了的關係,早起這件事對我來說,感覺是愈來愈容易了!腕錶震鈴從台北半馬前的5:00am,為了再增加跑量,調整到4:45am,執行上也沒有任何阻礙。甚至有幾次不小心在4:30am前就自然醒的情況下,索性就多跑些(16km),所以這個2個月的訓練周期中,居然有2周的跑量是超過90km的(最高到達95km,生涯周跑量次多)!2024年一月份的月跑量累積超過360km則更是史上最高!原因無它,都是因為過去超過15年跑馬,無論訓練有多麼荒唐的混,大多都還是能穩定跑個3:20’內之譜,直到停跑休息了整整七年多,在去年的萬金石馬拉松居然『走』出超過20年不見的4字頭成績,讓我對馬拉松42.195km這距離終於開始有了敬畏之心!我覺得這是人生的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藉著比從前更密集的晨跑頻率,也發現自己這個有機體正在衰老的事實。一個人的在天色未明的清晨跑步,最大的享受就是藉著自己驅動身體,去感覺這段時間、並比較過往年歲健康的變化。雖然雙腿確實已經沒有十年前這麼帶勁了,心跳呼吸也衝不大起來,但是熱身過後那種跑進心流的速度快感依舊,只要去忽視手錶顯示的數據,依然會覺得自己Fast Like A Midnight Train!當你的跑起來的流暢度到達巔峰時,還是會有一種跑平路像在跑下坡的省力感,每每達到這種高潮,就會非常感恩自己是那個能夠樂在跑步、享受跑步的天選之人。我告訴自己,這次參賽也要享受這種過程,即便距離絕對是超過平時負荷甜蜜點的42.195公里!

  賽前一天裝備整備工作進行時,特別將2013年3月在萬金石馬拉松創下生涯PB的Nike藍色戰袍翻出來,這種對於創成績已經失去堅實信心,需要借助一些吉祥物品作為慰藉的心情,對我來說真的數十年來少有。這也意味著自己已經真正進入了「運動成就心態」的調整期!這次不再犯下去年Asics Meta Speed碳纖板戰靴遺漏的愚蠢錯誤,也將壓縮袖套及腿套更新,能量果膠、BCAA、鹽碇、咖啡因也都備妥、一樣不少,每年享受一次這種充滿嚴肅紀律的身體測驗,對我來說就像是為規律的日常生活來一針強心劑一般,爽度真的會破錶,尤其是在起跑槍響前的時刻!賽前早早在4:30am前就來到會場,依慣例從容地將上廁所輕量化全身(完全不用排隊)、著裝完畢後,在寄物前還連絡一下我的最佳跑友銓哥約一下見面地點。我們二個人也是早早就到3:30’成績的起跑集合位置熱身,這場比賽參與人數規模遠小於台北馬拉松,所以起跑前沒有太讓人窒息的擁擠感。今天的天氣非常涼爽(約攝氏13~15度間)又無雨,只是風勢稍大,仍是個非常適合跑步的天氣。由於去年的經驗,鳴槍後我用約4’35″左右的配速跑著,體感上比起從前跑馬競賽時的輸出保守許多,也許也是這次的訓練量對我來說算很大的緣故,一直跑到半程時整體上還是相當舒服的。不料到了25km後小腿居然又出現去年在18km時的肌肉抽動,雖然明白這是個不祥之兆,但基於經驗,我仍舊盡量以放慢跑速、調整跑姿來避免肌肉整個筋攣起來。到了30km之後雙腿雖然沒有真正抽筋,但也已經硬到跑速漸降,可喜的是這次全程都沒再變身步兵,以全跑的姿態用3:22’完成了這場比賽!Asics Meta Speed這雙戰靴幾近完美,雙腳腳掌沒有任何的不適與傷害,也通過42.195km的測試!

  這場比賽的整段體感內容,再比對去年的萬金石馬拉松,二場50歲後的全馬競賽給我最大的收穫是:讓我逐漸找到使用這超過50歲後的耐力運動身體說明書!畢竟七、八年來的停機再開,真的讓我完全忽略了身體衰老的事實,從去年仍以與從前差不多的訓練量來挑戰全馬,到今年提升晨跑頻率後的再次測驗,我得到了以下結論:

  1. 45歲前的身體機能,是足以讓你在競賽時用比訓練時更高的強度,維持足夠的運動時間,所以我們總是會認為比賽時的速度都會比平時訓練時快很多。比賽時要榨出更高強度是容易的,競賽時的體感內容大多較痛苦(呼吸、心跳、腿肌痠痛),但高速、高強度的跑步能夠維持得較久。
  2. 50歲後的身體機能,基可能就要以平時訓練的質量作為比賽強度的基礎了!夢想比參賽時能夠榨出比訓練時更高的強度,就非常不切實際了!已經沒有可能像45歲前,可以用比平時晨跑快30秒的Pace、高15~20下的心率去完成一場馬拉松的可能性了!所以這次即便全程都不太喘,一超過平時訓練負荷極限的30km,一樣會遇到撞牆期。
  3. 讓想要汲汲營營於個人成績的話,就只能以更大的訓練量來把自己的體能繼續頂在高檔位置,因為在這個年齡,競賽強度就只能等於你的訓練強度了!
  4. 未來跑馬在賽場上,已經不用維持『拼戰』心態,這個年紀想要在42km這種長度跑出『驚喜成績』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反而應該要去實踐平時練習的穩定稍慢強度,考驗一下自己的耐心才對!
  5. 既然未來在耐力運動賽場上,要拼與不拼都不能改變完賽數據(若拼,搞砸的機率大幅提升),參賽做測驗的心態就要改變,從去拼一個自己都覺得驚奇的結果,變成去驗證自己運動後體能數據的維持。

  二周後準備下一場50歲後的身體探索劇場:2024台北國道半程馬拉松,要來在次驗證一下自己的心得,有趣啊!

  迎接絃聲上小學後第一個近四周的寒假,頭一天就是二個人的七足歲生日,我們早先就告知他們有NT$500的額度選擇想要的生日禮物,阿絃選了一台迷你遙控車、及幫幫龍探險隊的變型機器小恐龍韋斯;阿聲則選了一支Q & Q的兒童手錶、及幫幫龍探險隊的變型機器小恐龍洛奇。假期的第二天剛好是周日,我們帶孩子們第一次參訪台北美術館的兒童藝術中心(位於地下樓),參與這一期「加加減減—和身體玩遊戲」的主題活動,從人們最熟悉的身體出發,展開以「雕塑」為題的遊戲體驗與思考,帶領他們玩味這項從本能出發、具有古老歷史的藝術類型。「身體」一直都是雕塑中的重要的主題,也是藝術家鍾愛的創作對象、靈感泉源,以及終其一生學習、探索的重要題材。「加加減減—和身體玩遊戲」聚焦於雕塑對「身體」的關注,邀請觀眾參與,無論是描繪周遭親近的人,或探索身體形體與空間的關係,甚至將自身視為雕塑的發展原點,一起探索雕塑中「身體」樣態的多元面貌。空間中一共有:用身體擺出姿勢去印壓出作品的『針雕牆』、體驗手捏雕塑的『黏土創作區』、用腳踢動地面散落的棉線,進行全新的雕塑創作的『無題-房間三』、運用展場裡的許多鍋盆瓶罐等造型物,創作出自己的雕塑品-『將軍』、透過光影做出複雜的肢體動作的『剪影牆』、索取館方提供的絨毛鐵絲、鋁線和錫箔紙等工具DIY的 『立體雕塑創作簿』…等六大區域活動,是一個非常生活化、且適合親子共同參與的展覽,孩子們都試著用了不同角度、開心地接觸各類型的雕塑作品與感官體驗,好好地來了人生頭一次的「假文青」藝術創作,對於學校要求要交的寒假作業學習單,也有了最重要的分享主題!

  寒假期間除了回歸到我們家庭一貫的:上午爸爸帶出門運動玩耍放風、下午媽媽輔導課業學習及做家事之外,我還利用了二天的上午時間教會他們下全盤的象棋,作為以後假日的雨天備案腦力活動。在2/4(日)下午,帶絃聲去市圖文山分館欣賞「文山親子電影院」,播映「航海王-被詛咒的聖劍」,雖然只有小小的投影幕,但也算是開了「看電影」的洋葷,讓他們對海賊王裡的那些有趣又怪裡怪氣的主角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寒假進入第三周就是重頭戲-農曆新年啦!除夕當天白晝大掃除活動,我們照例讓絃聲將所有自己的玩具、專屬的抽屜收納空間都好好整理一番,逐步養成適度「斷、捨、離」的好習慣,晚上去爺爺奶奶家吃年夜飯,連同年初一的這二天,是跟堂姊、堂哥相聚玩耍的快樂時光,中間還穿插了年初一下午拜訪老朋友瑪莉夫婦,讓絃聲和二個小姊姊在他們的透天別墅裡純真童聚的一小段行程。大年初二中午帶老婆回娘家吃飯,孩子們的玩伴當然又換成是同樣活潑好動的表哥們囉!最特別的活動是晚間在小姨子家吃晚飯後,她的泰拳教練友人(真正的泰國泰拳冠軍)指導小朋友們一些泰拳的基本動作(包括攻擊與防禦),連大人們都看得津津有味,不得不讚歎這個國際知名格鬥武術門派的強大與奧妙之處!

  大年初三及初四我們則安排了家庭出遊活動。初三一早七點就起床,近八點時開車出門,在早餐店買些簡單的三明治在車上邊開邊吃,上了高速公路幾乎大都一路順暢,十點半就開到了台中港的三井Outlet購物中心,想不到這時的偌大的購物中心停車場都還空蕩蕩的,直到中午吃飯時間,前來逛街的人潮才逐步湧現。老實說,活到這把年紀,跟老婆對於逛街購物的慾望都僅止於幫孩子們添購裝束了!所以這麼大的購物中心,我們除了享受一下Window Shopping外,大多集中火力於選購絃聲的鞋衣,其中又以消耗速度超快(一學期要穿壞二雙,不知這樣正不正常?)的運動鞋更是這次的主力!最後我們買了4雙Fila的氣墊跑鞋做為這次逛街的最大戰利品,傍晚驅車到市區吃晚餐後準備打道回府,原本預期的過年國道大塞車終於在晚間被我遇上了!堵了四個多小時的慢速車程後,終於在十一點多回到家裡,我累到換了衣服倒頭就躺,睡到隔天早上八點多才起床,原本擔心太晚出遊又會遇到塞車,先上網查詢了一下計畫要上的國道五號的即時車流狀況,發現居然異常地順暢,我們便決定繼續執行初四前往宜蘭五峰旗瀑步走春的行程!果然九點多開上國午仍就一路順暢,十點出頭就到達宜蘭礁溪,讓老婆和孩子下車買個宜蘭早餐後,便開往目的地五峰旗瀑布風景區。絃聲平時高頻率的戶外運動,使得這次五峰旗的三層瀑布的登山健行賞景之旅異常地輕鬆,中午到礁溪市區品嚐了『玉仁八寶冬粉』,原本下午還想要驅車前往龍潭湖賞景,但想到前一晚的國道塞車夢魘,我們決定早早在二點多就往國五方向準備回台北。果然光是從礁溪到國五頭城匝道就開始車隊蔓延,花了超過30分鐘才開上高速公路,沿途也是車速緩慢,一路龜速又再度讓我精神不濟,還好最後仍然平安地抵達台北。我們利用晚餐前的剩餘時間衝到三創生活百貨公司,血拼了一部很早就想要入手的多功能事務機(其實也是為了孩子們的課業所需),為這個緊湊的過年假期劃下一個完美句點!

  這次過年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就是發現並驗證了假期期間,若要進行上國道一日遊的外縣市行程,早出早歸絕對是個最好的交通時間安排,接下來的周日休閒行程,也可以多多考慮往較遠的景點跑囉!

該內容受密碼保護。如欲檢視請在下方輸入你的密碼:

  繼去年終於重返賽道的頭一戰:2022年台北馬拉松(半程組)用還算滿意的成績,讓自己重新找回投入晨跑運動的動力後,今年在2023年相同賽事的半程組開始報名的第一天,我就毫不猶豫地報名繳費,準備用這場台灣跑友心目中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賽事來再次檢驗自己又長一歲的運動能力。而自己每年春夏的自行車運動季也在iRun跑老朋友們的鐵人賽季結束的九月終告一段落!除了許久不見的老朋友們為在比賽中奪牌的李醫師、銓哥聚餐慶功外,也開始了秋冬的馬拉松運動賽季。相較於去年,今年這場選定的半程賽有更多的好朋友一起加入挑戰行列:『我很硬』的老iRun跑群組的好朋友們、終於在三年苦心訓練自行車有所成的Tim,都成為在賽前可以相互打氣(或漏氣)的練習夥伴,也讓我的晨跑動機更加強大!

  原本每年十月中持續舉辦的台東超鐵大賽,今年不知為何因故停辦,這也讓我們假日一起iRun跑的自行車陪練活動得以提前改為約跑。當然照例我又是整整快半年放下跑步運動的狀態進入秋季,在第一次周六約跑前一周趕緊挑了一天試跑一下10km,也許是先前已連續好幾周夏季禮拜六騎車都巧遇好天氣,得以持續周周都練到一天能好好刺激心肺耐力的自行車登山活動,今年的晨跑開練明顯的感覺較佳,雖然後半段仍有腿軟而欲振乏力的狀況,但整體的心率狀況及完成時間都比往年進步很多。當然接下來的五日雙腿按照慣例地鐵到不行,我也一如既往地直接休息到痠痛通通消除後,再進行下一周的晨跑。由於今年三月首次在自認為的幸運賽場(萬金石馬)慘遭滑鐵盧,加上自己已經向體能陡降的年齡逐步邁進,所以今年想要再嚐試突破半馬和全馬PB的動機非常強烈。在某日早晨看到渣打馬自明年再度改回2月份舉辦的消息時,也直接毫不考慮地在線上報名了這場全馬。就這樣再次開啟了半馬3個月、全馬5個月的訓練周期!且今年決心要來實驗一下生涯從未嘗試過的『福澤式馬拉松訓練』課表,不但把Zone 2低強度的慢跑加到晨跑練習當中,而且會占訓練時數非常大的比例。也有鑑於萬金石馬使用薄底馬拉松鞋後,反映出自己被厚底跑鞋養壞了的雙腿,有明顯承受衝擊的肌力不足之罩門,這回我也加入了薄底、零高低差的傳統馬拉松鞋作為輔助訓練。我知道這個訓練周期將是一個充滿新鮮感的『新晨跑時光』!

  經過五天的全休,在開練的第二周先跑了一次一如往昔的漸速晨跑,接下來便開始執行Zone 2慢跑。由於這個強度的體感必須相當輕鬆,可以全程不張口呼吸、我的心率區間約莫得控制在130~135bpm,在前幾次執行Zone 2慢跑時,對於一向習慣跟著體感愈來愈好的自由漸速晨跑的慣性來說,我幾乎全程都得不斷地監控手錶顯示的即時心率,否則都會不由自主地愈跑愈快。首次嚐試Zone 2慢跑的感覺非常奇妙,除了體感實在是相當輕鬆愉快之外,一直以來晨跑給我的『獨處思考』的這項附加功能也因此有實質上的提昇,而戴著耳機欣賞音樂這種一心多用的狀態,在低強度的慢跑過程中絕對是更加流暢而輕鬆。由於跑速變慢,所耗費時間也會較多,加上因應年齡增長與避免受傷,跑完的收操伸展我也堅持要做好作滿到腿肌全面放鬆,所以晨起的時間必須控制在最晚5:00am,自己也才來得及回家後盥洗、照料二個孩子起床、吃早餐、一同步行上學的家務工作。所以能不能將每周的晨跑次數提昇到目標的每周至少5次(包含周六的長距離約跑),對這個周期來說也是個很大的挑戰!原則是我同樣不想要過份強逼自己硬吃課表,仍想要快樂晨跑與提升成績雙面兼顧的完美生活!

  當然這種坊間流行已久『細胞粒線體優化』、提升脂肪能量轉換的耐力運動練習法,是不是對我的長距離跑步能力能有明顯幫助,必須等這個訓練周期過後的台北半馬競賽來作首次驗證,但這麼沒有體感及心理壓力的跑步方式,對我隔日的身體疲備感在執行初期就已經有明顯的不同。往常只要漸速晨跑完的隔日,都常會有鬧鐘響起、身體卻仍不想起床的疲倦感,這也是為何我的跑量始終都不多,到後期甚至愈來愈少的主要原因。這次執行Zone 2慢跑為主的課表,開始的頭一個月,隔日常常都是5:00am手錶震動鬧鈴還沒響起,自己就提前自然醒來,精神狀況也沒有因為早起而較差,反而興致勃勃地想快快出門享受清晨天仍未亮的獨處時刻!另外就是這種超慢跑的燃脂率明顯較高,每每跑完,我耐用好錶老Polar V800所顯示的燃脂率都在40%上下,比起從前習慣的漸速晨跑都只有20%左右(仍以燃燒肝醣為主),直接是近雙倍的消脂率,難怪這個課錶才執行不到三周,我的體重就從55kg直接陡降到52kg,體脂率更是降到歷史新低7.2%!為了不讓增量晨跑消耗到我的肌纖維細胞,除了用老婆先前購入的Tanita高階體重計(內含測量肌肉重量功能)來監控肌肉消耗狀況,自己也重新開始在每次晨跑後,使用乳清蛋白恢復飲來修復運動後的受損肌纖維。沒想到加入Zone 2訓練後,還得連平時飲食一起加量才行,也樂得我每周的家庭日外食更是可以刻意瘋狂享受自己所有的嗜好美味(甜食、炸物、冰品),啊這不就是運動帶來的附加價值嗎?呵呵呵!

  經過了近三個月的訓練,周六的最後一次長跑,中後段用4’15″內的配速續航狀況都不錯(去年賽前是連4’30″左右都覺得辛苦);而賽前三天適應競賽鞋Asics Meta Speed的門檻跑10km練習時,均速也跑進4’10″之內,這是晨跑同一路線這麼多年來最快的;手錶給我的最大攝氧量(VO2Max)預測更來到歷史新高71;整個訓練周期對我來說最難的部分,還是『自律』這二個字!因為到了11月份起,周周跑五日、周均量近60km的內容,雖然低強度的慢跑占絕大比例,但逐漸累積的疲勞感開始讓5:00am起床這件事愈來愈難,鬧鐘震動響起後想賴床的次數愈來愈多,不過每年就衝著想趁還跑得動的時候,來這個修羅場會會全台灣瘋跑步的同人類,用馬場做體檢的強烈動機,到賽前竟然都堅持住晨起的習慣,破天荒地將Polar Flow的運動日誌月表填得如此的滿,在十幾年前對鐵人賽最癡迷的時期也不曾達到這個境界,重點是這樣的質與量對我來說無傷無痛、恰到好處、沒有倦怠感,讓體能老本每年翻翻新,確保未來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能健康地陪它們一起動,這是現階段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比賽當天,維持數十年如一日的參賽紀律:早早就到場將賽前的著裝、補給清點、寄物、熱身作完,跟巧遇的幾個老朋友話話家常後,就與銓哥一起到起跑準備的B區集合,等待鳴槍開跑。和去年一樣,老天也給了個攝氏13度的涼爽好跑的天氣。起跑後我用這數十年沒變過的體感策略執行21km、比去年約快5秒的Pace前進,只是在10km後感覺體能衰退狀況較去年明顯許多,基本上後半程真的守不住前半程感覺還可以的配速,參賽經驗已經告訴我要破90分無望,但一股跑在賽道上就是會想燃燒自我的習慣性反射,仍然拼鬥到進入終點的最後一刻,成績基本上與去年相同,看起來50歲後要維持同樣強健的體能,要花的時間與精神會愈來愈多,還好這些投入的時間與心力都會兌現成為自己的健康,這種投資絕對值得!

  更重要的是每年來賽場上與老朋友的相聚一刻,更是珍貴!

  經過二個月每天早上玩耍運動、午睡後學習的快樂暑假後,絃聲終於要踏進他們人生的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學習階段:國民小學了!由於希望讓他們能夠在學校各別發展自己的人際關係、也避免雙胞胎常讓父母親傷腦筋的『比較』問題,我們決定在入學登記時讓他們以分班方式就讀。我們的學區是興隆國小,一個年級有五個班級的中型小學(在台北市來說),雖然老婆希望他們能在較為小而美(一個年級只有兩班)、並已經成為台北市的實驗雙語小學的興德國小就讀,但興隆國小的操場、活動空間更為寬廣、校選課程中也從小一就有英語課程、過往校風口碑也都不錯,我們也就沒有如孟母般為了學區的事情再花心思了。在開學前學校就公佈了分班名冊,所以我們提前獲知了二個寶貝都同時各有一位先前幼兒園的女同學和他同班;Shane則還有堂哥也跟他同班,雖然我對孩子們的適應能力相當放心,但進入新環境就有熟識的人同窗總是讓人更為安心!8/30(三)開學日當天,學校安排讓所有學生的親屬可以一起入校參觀,學校也安排各處室在視聽會議室針對個別職掌業務,向參與開學日的家屬們作簡報。絃聲則按照學校在各班事先安排好的教室座位入座,跟自己的導師相見歡,並由導師跟所有一年級新生說明入學後需要知道的教室基本規定。雖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學校階段,所幸低年級只有每周二上整天課(老婆中午親自送愛心便當到校),也還不需要加入早晨學校環境打掃的工作,上學到校時間僅在8:00am以前,所以他們的就寢(21:30)與晨起(7:00)時間還是維持與幼兒園一般即可,對我和二個寶貝來說都沒有需要調整適應的問題。同樣就是早上給絃聲吃完早餐後,就由我帶著他們步行到校,10分鐘的路程中,順道和他們聊聊學校點點滴滴,以確保二個孩子每天都是快快樂樂的上學,作息上到目前為止都相當的順利,沒有適應不良的問題。

 先前就聽聞曾經擔任國小教師的老婆提示,孩子上了小學後的學習強度會提昇一個很大的檔次,尤其對一般公立幼兒園畢業的學童有更大的落差,所以小一的第一個學期,老婆建議先把心力放在他們對於學校課業上的適應,暫時沒有讓他們參加任何課後學校社團活動。果然開學後第二天啟動正式上課模式(每節課40分鐘,下課10分鐘)後,中午放學回家吃飽飯午睡,二個原本精力充沛的小頑童居然直接睡了3個小時!不僅如此,各科目開始上課後,果然如老婆所說,學習的進度都非常的緊湊快速,尤其是國語課,本來於教育部訂定學程中,在小學階段才開始接觸的注音符號,竟然只在一年級上學習的前半段就要學完?!?!真是讓我大感驚訝(原以為是一年級整個學年的教程),終於也能理解為何坊間這麼多國小先修補習班這麼的風行,要不是孩子們有現成(還最專業的)的家教老師(媽咪)預先讓他們接觸注音,並在放學後直接指導沒幾堂課就要熟悉的五聲拼音,一年級新生在國語首冊(注音)這堂課能跟得上學校進度才有鬼哩!老婆的初衷也只是希望孩子不要因為在校的進度落後而產生壓力,順道養成他們上課能夠專注學習的好習慣,目前在國語、數學這二科最重要的基礎教育都尚稱順利,一些如握筆、寫字時的坐姿、書寫字體的筆順、整齊度、數學初階的思考……等基礎好習慣,都由老婆不厭其煩地一點一滴建立起來,我自己看在眼裡,都不禁對這位耐心十足的『老師』肅然起敬!何況她還要解決同時個別指導二個學生當下,像是科目別能力的差距、學習進度、幼童學習時的情緒與專注力……等的諸多問題,我雖然是一個從小學業成績就不錯的學生,但若捫心自問,指導小孩學業這部分,自己真的做不到老婆的一半,除了教育專業外,對二個小屁孩的耐心更是極大考驗!我這個做老爸的,還是好好作他們的大玩偶,陪他們玩出強健的身體,在五育的最後三項(體/群/美)多著墨一些,像是一開學就試著輔導主動想參加學校美術比賽(繪畫類低年級組)的絃聲,酷愛拿蠟筆畫畫的二個寶居然雙雙獲得佳作獎,雖然我知道學校鼓勵參與的成份居多,但從小讓他們嚐嚐上頒獎台的經歷,可以激勵他們自發性接受挑戰的動機,也逐漸層層堆疊逐漸萌發的自信心,我覺得是一舉數得的活動,未來我們也會積極鼓勵他們參與自己有興趣的校內外比賽!

  開學至今比較出乎我們預料的是,幼兒園時期在學校裡,感覺在同學、老師間都左右逢源、上課及參加活動的表現幾乎都優於阿絃的阿聲,在小學開學後,反而適應情形沒有阿絃來得進入狀況。我們後來都大概找得到一些蛛絲馬跡:阿絃從小較為注重紀律,一些關於生活作息的好習慣都很容易能夠養成,個性也細心謹慎得多,記性又好(很快記得同學的名字),所以進入小學這個注重秩序的團體生活階段,老師交代的功課、每天上學需要攜帶的物品、學校上課所學的點點滴滴,幾乎都能夠牢記在腦子裡;而阿聲的性格就比較自由奔放、不拘小節、自我意識也相對強烈,所以每天的學校生活忘東忘西的狀況就較為頻繁,加上他的個性也比較慢熱,沒有很強烈主動結交朋友的意識(從小就很習慣一個人獨處遊玩),開學後起初都還是跑去跟隔壁班的阿絃及堂哥一起玩耍,自己班上的同學沒有很快熟識到打成一片。老婆在接二個寶貝下課時,也觀察到阿絃在班上的人緣感覺較好,她歸納是來自他入學後課業、守秩序、參與協助班務工作等面向都表現不錯,在同學間的人緣發酵擴散得迅速;反觀阿聲下課時間都往阿絃班上跑不說(失去與同班同學接觸的機會),個性也沒這麼善於主動社交、又常常喜歡沉浸在自己的興趣裡面(這陣子愛上畫畫),所以我們只能期待他的人際關係能夠慢火漸熱,自己找到能夠融入團體的方式,我們只要每日觀察他的上學意願與心情就行,讓孩子適性發展、不強迫、並注意交友狀況;但若發現孩子們從同儕的相處中學習了一些不良習慣,還是要即刻導正,讓他們在這個還稍處於懵懂無知的年齡階段,不致品德嚴重走鐘,這是我們夫妻對絃聲學校生活的共識。

  這階段最令老爸爸欣慰的是,二個純真可愛的小男孩,,還常常仍帶著一點奶音提醒我:要記得抱抱喔!我知道這樣的日子一直在減少中,必須格外珍惜~~~

  終於結束了為期一年、過程有如浮光掠影快速的幼兒園時光,絃聲開始了人生第一個入學後的暑假,接下來就是學習歷程將愈來愈緊湊的小學階段了。他們二個小可愛已經着着實實地成為我日常生活裡最好的『朋友』了!雖然疫情已經實質地真正解封,但全球經濟仍因許多因素呈現軟著陸狀態,台灣的製造業在疫情時的紅利也已經消耗殆盡,反而因去庫存化的效應更顯得疲軟不振,加上今年國人消費大多都強押在疫情期間無法出國的旅遊散心之上,國內的各類別零售業也發出明顯的景氣危機訊號,尤其在這個暑期長假期間更是明顯。我只覺得這是老天給我的一個好機會,能夠花更多時間好好地與這二個活潑可愛的孩子相處,給他們一個完滿、有回憶的童年,絕對是型塑成年後人格最重要的一段過程。有了兒子後,我常常會回想自己的童年,父母親平日雖然都需要工作賺錢養家,但是下班後總是不會忘記花很多時間陪伴我,爸爸讓我充分參與他的興趣(繪畫、書法、樂器、下棋、飼養各種寵物、釣魚……等)並指導也同時萌發興趣的自己,媽媽也會在作家事(烹飪、清潔、縫紉……等)的時候讓我們兄弟兩個在旁協助;假日更是大多數時間都安排出遊,孩子是從來不在乎目的地的遠近,因為對所有新事物的好奇心會讓玩興一直維持在高點。我們小時候的壓歲錢、因為考試表現出色獲得的獎金,爸媽也只會從旁輔導,從不限制我們的用途,所以家裡的經濟狀況雖然只是小康,但記憶中當時每個時期很流行的童玩、玩具幾乎都玩過一輪,也養了各式各樣的寵物。現在當了爸爸,我的目標就是也讓絃聲跟我一樣,未來回憶起童年時的種種,很難有一點點不滿足的感覺,當然『知足常樂』這個人格特質,也是我們需要以身作則來體現給他們觀摩的重要身教。目前這二個六歲的小男孩看起來很有這種單純可愛的潛質,我很享受現在常常跟他們一起躺在床上,在睡前互相開一些幼稚玩笑後,一塊兒爆笑到不能自己的時光,目前看不到甚麼事物是比這個更值得去追求的,真的!我心足矣!!!

  暑假期間,老婆把心力放在孩子們上小學前的一些銜接教育,像是注音拼音、中文理解、英文拼音、英語聽說語感、20之內的數字加減法……等先修學習,基本上就是把她當小學老師的所有專業應用在寶貝身上。這位可敬的媽媽兼老師先是自己用空白的紙,設計了一些題目作業讓絃聲練習並指導訂正,其後又去世貿童書展找到一些內容規劃得不錯的小一數學練習本,有助於他們逐漸建構加減概念、金錢單位、時鐘判讀、空間幾何……等基礎概念,每天都練習講解個幾頁,也讓絃聲開始習慣每天都有需要完成的紙上作業(後來居然早上都會自動自發去完成這些習作了!)。英語部分則開始讓他們熟悉英文這個拼音文字的發音規則,並輔以自然發音的音標學習;加上老婆一直以來每日不間斷地以沉浸式英語教學(念故事、聽故事、看卡通)來灌溉他們,二個寶貝已經進化到可以在睡前直接用英語編故事給我聽,效果真的讓人驚訝不已!我這個玩伴老爸陪他們到處玩、到處動之外,把重點放在開始學習游泳的基本技巧;以及先前比較少從事的傳、接、投球類之手眼協調,只是經過暑假這二個月的晨間陪玩,身體真的開始有老態叢生之感,時常不經意的受傷、或搞得全身痠痛;另外就是日常生活好習慣的養成、以及壞習慣的戒除,這是我個人覺得一個人是否能真正地有效執行一個有意義人生最重要的功課,完全無關學歷、未來世俗上的成就、及賺取的財富。我的生活周遭已經有很多熟人因為一昧追求金錢財富,不僅迷失自己,也作了很多有違天道的事,年紀愈大,行為準則愈偏離人類社會賴以共生共榮的道德標準,對於絃聲的教育,我的方向就是首重品格、再來是思考的習慣,有了這二者,未來他們的人生就能時時刻刻不忘學習,並繼續傳承人類社會善良、美好的一面!

  不得不說,現在這二個小寶貝已經成為我生活上的最大精神支柱,他們無論我的工作表現、情緒狀況、言語表達……的狀況如何,每天都是開開心心地歡迎我回家、天真無邪地向我分享他們的每日所學、完成的各式各樣新作品;編愚人節(隨意杜撰)笑話給我聽;跟爸爸討抱(也大方地接受我的討抱);提醒我在壓力大時要Smile(尤其是Sean),我真心覺得這是我這一生做人做事的好報,也激勵我要繼續這樣廣結善緣、保持善良的心。當然不可否認地,生養孩子在現代來說,確實是個需要深度考量的決定,因為你的人生在此之後必須犧牲大半原本的個人願景,我的作法是讓孩子成為你願景的一大塊基本成份;或是再折衷一下,至少也得將原本的生涯願景打些折扣,至少要將孩子撫養成為能融入現在代社會的一份子。積極面來說,是完成一個正常父母親應該做到的家庭教育工作,形塑一個友正常人格的社會人;消極面來說,則是別讓孩子成為自己晚年的負擔!這二個寶貝是男生,我這個作父親的絕對責無旁貸地需要做一個最重要的身教者。一方面要時時表現幽默、貪玩的一面,讓孩子們用興奮、歡喜的心情去嚐試所有新的事物;另一方面也要在發現問題時拿出理性與感性兼顧的解決能力,讓他們養成思考習慣及立即修正的態度。我們夫妻也由於一般雙胞胎家庭常會出現的『比較』問題,特別在小學新生報到時選擇了二個兄弟分班的需求,讓他們首次在學校這個環境裡,獨自在班上學習發展自己的人際關係,每天只少會有一個上午是手足不在身邊的特別時刻,希望絃聲在開學後能和在幼兒園一般,迅速地適應全新的學校人事物、擁有自己的生活圈、發展自己的獨特故事!

  在絃生入學幼兒園至今,讓我更確定了一個信念,就是每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都需要轉換不同的學習環境、遭遇不同的學習對象,這樣才能遭遇不同的問題、面對不同的挑戰、吸收各種不同面向的知識與經驗,這是讓人快速成長的超級捷徑!尤其是在兒童這個需要大量消化各領域學習內容的階段,更不能一直把他們封鎖在一處一地。我認為所有的家庭教育的精髓,除了著重在生活習慣、品德的基礎養成外,對於其他知識、興趣、技能、天賦……等這些形成個人整體能力的重要元素,則應扮演好啟蒙的角色。所謂『啟蒙』也沒有這麼艱深困難,簡單說就是讓他們有機會可以嚐試、碰觸得到;更進一步是讓他們在接觸的過程中產生興趣,讓孩子們開始感受甚麼叫作成就感、達成最初步的自我實現,讓他們開始認識人生中能夠讓自己在從事的過程中,讓心裡感到愉悅、滿足的事物。這是一種讓兒童逐漸晉升成真正的『人』(有別於不懂『自我實現』的其他動物)之過程。可能是自己的個性略偏向『出世』,認為一般世俗上所謂的成就(大多由財富、權勢所定義)真的不足以創造一個真正有意義的人生,我從小只關心投入時間的事情能不能對內心有滿足的感覺,也會權衡作的所有決定會不會影響這個『自我實現』的大方向。人生有了主軸,而且你清楚明白偏離主軸對整個人生的恐怖影響,基本上生涯都至少可以四平八穩、不犯大錯(我指的是非常離譜、可以毀掉自己常久以來所鋪設人生軌道的毀滅性大錯),快樂、充實與滿足感也會常伴左右。作父母的在孩子的幼兒階段擔任唯一的導師,當然應該傾盡心力將自己這方面的經驗傳授給孩子,讓他們從『玩』開始獲致人生中首次讓他們傾心的滿足感,但接下來在他們更有能力可以在單位時間裡嚐試、吸收更多元的質與量之不同事物時,我們就應該想辦法為他們多多創造這種機會,雙寶從踏進幼兒園至今,我便有感覺他們急速成長的趨勢,多元學習當然是最重要的元素,但多元犯錯更是絕對必要的因子,能夠讓孩子愈早了解從犯錯中學習的重要性,未來更能降低他們重覆犯錯、或犯下大錯的機率!

  絃聲經過這二個幼兒園(大班年齡開始就讀)的洗禮,接觸了很多學校精心安排的課程、以及對五育都有顯著效果的活動,很明顯的在生活習慣、語言表達、同儕相處、勞作繪畫、身體感覺統合……等各方面發展都有長足進展。幾次上學路上,他們遇到同學,幾乎都是熱情地湊上去同行,並天南地北地聊起來(想當年我這年齡時還是個木訥呆頭鵝);常常回家就要求媽媽放音樂讓他們表演老師在課堂上教的律動舞步;不時都會唱起學校新學的歌曲,不但歌詞熟稔,音調節奏也是隨著時間一直在進步;繪畫技巧更是突飛猛進,無論是依樣描繪、或是自由創作,在色彩與故事性上的表現都有長足進步,更重要的是,學校激發起他們繪畫創作的興趣,家裡的回收紙最近數量因此銳減(孩子繪畫作品爆增);假日帶雙寶出門放風時,也可以看到玩樂時他們的反應、敏捷度、爆發力、平衡感都愈來愈強;當然因為每天與同學相處,難免有些壞習慣會帶回家裡,但是曾經也是小男生的爸爸,絕對知道這無可避免的事到底有多少負能量,這時就是家庭教育、以及父母親的身教要發揮影響力的時候了!我真心覺得父母親就算是有一身絕學,由於仍有其他爆量的工作在身,能夠分給孩子直接傳授的時間真的少之又少,但只要盡心盡力地參與,以陪伴來讓他們分享在其他環境所學所聞,就已經可以說是成功扮演好了啟發角色!所以在上小學之後,我仍希望他們能多方接觸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這是西方教育值得我們學習之處,因為孩子可能的天賦就是由此開發、他們未來的興趣志向(追求人生滿足感、自我實現)的幼苗也循此萌芽!

  興德附幼在6/21(三)的端午節連假前夕,為這些太陽愛心班的18位大班生舉辦了盛大的畢業典禮,典禮地點在地下室的樂學堂。由於我參與了其中一小段『親子對唱』的活動,所以一大早7:50am前就到學校配合簡單綵排。陸續等到所有家長來賓都就座後,就由我們家長,按照孩子們的學號順序,一個一個跟著音樂牽引著孩子進場,班主任太陽老師為每個小朋友唸出一段簡短的介紹,並讓每對親子在舞台上跟大家揮手致意,看得出來準備得相當用心。孩子們也就座後,不可免俗地,從校長開始,所有貴賓輪流致詞,並對畢業生說些祝福的話。接下來就是畢業生每六位一組輪流上台,接受校長頒發畢業證書。再來是『人人有獎』的頒獎時間,幼兒園老師們將所有畢業同學依專長與特質分成好多個獎項團體,我們家Shane是獲得『體能健將獎』、Sean則是『最佳人緣獎』。頒完獎後是我覺得最溫馨的一段,先由在校生(中班、小班)上台合唱『愛你呦』後,輪流說出對學長姐的感謝與祝福的話(超級可愛的),再輪到所有畢業生上台獻唱『時光河』,再同樣一人一段話,接力說出一整段畢業感言,孩子們都全無失誤地說出每人約30個字的一段話,道出幼兒園期間的學習與生活所得、以及對師長的感謝,這個橋段結束前,老師就cue我們四位要在下段節目獻唱的爸爸在後方先就位(一列縱隊,我排第2位)準備進場。在『你是太陽我是星星』的音樂響起時,我們就拿著麥克風緩步從觀眾席後方走向舞台,與前個橋段結束後仍留在台上的自己小孩對唱這首歌,唱完,四位爸爸再輪流說一段祝福畢業生的話。最後,畢業生再次上台一起獻唱『手牽手』,配合感人歌詞、加上舞台動作,同學們手牽手,溫馨的氣氛達到最高峰!至此,典禮的前半段結束,中場休息20分鐘,讓孩子們到後台去換裝,工作人員並將舞台布幕關起,準備今天的高潮節目。觀眾就座後,布幕一拉開,首先登場的是幼兒園的全體小女生,表演最近好到爆炸的韓國『開花舞』;結束後布幕關閉,打開後就是所有小男生們表演濃濃陽剛味的『孤勇者』,每個小朋友都穿著老師精心挑選、男女有別的閃亮舞服,可愛度真的大爆表,然後,還在預先告知我們所有家長要在表演結束後大喊要求「安可曲」後,男女同學還一起集合,先後被「安可」了『小小冒險家』(很熱門的幼兒園畢業歌曲)、『搖勒搖勒』(八三夭樂團紅曲)、及『咕嘰咕嘰』(康康的兒歌)三首歌,這麼High的成果發表會,我忍不住在上班時間看了好幾次,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可愛的律動影片,完全代替了多年來重金屬搖滾樂MTV對我深植的癮,真的每次都能讓人有完全被沉浸、療癒的效果!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p7DOR3BX0SAAMIWqOyWsUFl7hkEjHIEG

  這些正開始一閃一閃發亮的小星星們畢業了!前二周也才剛幫二個寶貝完成了國小新生的線上報到,這是我參加孩子們的第一個畢業典禮,也意味著他們從可愛向成熟階段又邁進了一小步。可以預見的,作家長的賞味期限將逐漸的變短,我們唯一能作的就是繼續把握住他們無法留住的最純真、可愛的每時每刻,並用各種方式存進記憶中,這是在人生中選擇為人父母者,最值得享受的美好時光!

該內容受密碼保護。如欲檢視請在下方輸入你的密碼:

  去年12月終於又再度回到原本熟悉的賽道,完成了休跑七年後的台北馬拉松半程賽,這場還可以接受的體檢內容與結果,也讓自己對接下來的2023萬金石重返馬場增加了不少信心。上次跑42.195km已經要回溯到2016年2月份的那場史上最冷的渣打馬拉松(https://reurl.cc/7jqZlb)了!從哲學上來說,我們一直在生涯歷程中體驗無法回去的人生變化,但去馬拉松賽場上複習體驗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卻是先前20年來持續在做的事情。雖然我的人生走到目前來說,多了二個難以割捨的甜蜜負擔,所幸每年再去賽道上去細細品嚐一次酸甜苦辣交織的另類人生,只需上網填個資料、繳個費用,就能夠預約準備的!而這42.195km每一步的體會感受、以及走完這小小人生縮影後所得到的心靈慰藉品質,卻端視賽前的準備與努力。

  很幸運的,這次除了這二年一起為自己的跑步人生相互正向增強的好朋友銓哥外,加入了另一位也在體驗一段相當不一樣人生的老朋友明峰。這位在我看來也堪稱『人生鬥士』等級的跑者,將運動融入生活的執行力與程度更是遠高於我們。有他的加入,不但在跑馬訓練上的經驗交流有高價值的回饋,在每周六一同跑步時,擁有更強實力的他也能引領我們用較高的質量與鬥志去完成整個較長距離的晨跑。在12/18(日)完成台北半馬的試金石後,也許是太久沒有『上戰場』拼命、也許是自己年紀也大了、也許是能力仍無法駕馭最頂尖的厚底碳板競賽鞋,賽後除了受損的肌肉纖維造成的疲勞外,右腳內側足踝上方有嚴重的疼痛感,這是我印象中除了初馬外發生的第二次因賽而傷。由於連走路都會明顯疼痛,而周間的10km晨跑都帶有強度,離萬金石馬拉松也還有整整三個月時間,所以台北半馬的賽後二周我選擇周間全休,周六則跟這二位好朋友LSD,順道測試一下右腳傷勢好轉狀況。明峰在周六跑間經由閒聊及觀察我的長慢跑體感與耐力狀況,建議我每周六漸次將跑距加到30km,訓練我一直以來疲弱的慢縮肌與長距耐力。所以從1月份起,便將Long Run的距離加到30km上下。起初因為肌耐力不足,跑完後雙腿疲勞需要恢復的時間幾乎長達一周,但之後有漸入佳境之感,只是周間的10km漸速跑最多仍只有起床練2天,就堆積儲備肌耐力的量來說,可能還是稍顯不足。只是以我的生活型態,能夠達成這樣每周規律運動的狀態,自己已經相當地滿足了!

  由於在2022台北馬拉松剛結束後的一次手錶與電腦的連線存取資料過程中,Polar Flow軟體被要求要更新,但在更新後一直顯示缺乏一項元件而無法執行,就這樣我使用了近8年的Polar V800 GPS心率運動錶無法上傳資料到Polar Flow的平台上去儲存整理運動訓練的結果,也讓我這個老跑咖再度遠離『數據』一大步,原本想索性回歸快樂的運動本質,只Focus在跑步當下腕錶顯示的身體數據,對事後的分析及累計數據就予以忽略,強迫自己就是要用『活在當下』的精神去重拾跑步本心。但好心的銓哥提醒我這個不大愛看手機的LKK:何不利用手機App來上傳訓練資料呢?果然Polar當然也有Flow的手機版App囉!就這樣,訓練資料又都全數復活了,我的運動生活暫時離不開科技提供的諸項訓練數據。這個可以在雲端儲存訓練資料的功能,在實務上對我來說,最有意義的面向其實跟我在這個Wordpress的Blog一樣,只是想要為人生留下一些回憶。以後真的老到不能動了,偶爾可以上來看看從前『年輕時』有多麼地瘋狂,如此而已!

  經過這個晨跑週期,歷經了完全沒間斷的10次周六30km長跑,在賽前二周的跑步體感,較台北半馬時明顯變得更加有勁,無論是速度與耐力都提升不少,3/2(四)恰好又來個凌晨醒來後的失眠狀態,索性早早起床作了一次15km的配速跑,居然可以穩定、不太疲累地達成4’24″的Pace。而3/8(三)的10km漸速跑,第2個5km在重拾晨跑習慣後首次跑進21分(20’30″),這些成果大大地增強了我『回春』的信心!就這麼巧,應20多年的忘年之交盧瑞山老師的邀請,在我51足歲生日的那天,跟明峰一起參加了老師在輔仁大學舉辦的『2023 USTINI 放電盃 全國馬拉松驛站接力聯賽』,進行每人6km的校園路跑接力賽,當成我這個訓練週期的最後一次練跑。已經事隔超過10年沒有做過「這麼短距」的跑步,完全不知如何配速,不但跑到早早就爆掉,最終成績也讓我跟明峰都感嘆時不我與,連四分速都配不進去,真的是老了就沒速度啦!接下來就依我自己的慣例在賽前全休一周,以逸待勞備戰2023年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賽了!

  雖然競賽的前一天發生了一些鳥事:一回家連晚餐都沒吃就帶全家去警局搞了二個多小時;好不容易躺上床後卻猛然想起我的Asics Meta Speed Edge戰靴遺留在店裡未帶回家。整夜滿腦子都活躍地想東想西無法入眠,乾脆凌晨3:10am就起床,想說多嗑一些早餐補一下前日未進食晚餐的空空肚子好了。由於好心的銓哥賽前建議二人一車前往,所以用完早餐就騎著微型電動二輪車前往辛亥路與復興南路交口的台大後門搭銓哥便車。車上我們除了打屁聊天外,也相互鼓勵今日一起把二人碰巧都擺了十年的馬拉松PB破一破,這樣才不枉費這四個多月來周六都相當規律地一起從事30km左右的晨跑!雖然只能臨時找了雙擺了8年以上沒穿,重量只有160g的Mizuno Wave Cruise Japan傳統薄底馬拉松鞋來上陣,在未接觸厚底碳纖板跑鞋的前20年間的所有路跑賽,也都是用這個概念的競賽鞋跑出不錯的成績,加上堅信以『福禍相倚』的法則,搞不好今天會有好事發生!只是開賽後跑完首個5km就知道事與願違了!雖然一起跑就有意要將速度壓在體感舒適的強度,但第2個5km起心率就不正常的拉升了,雖然這時雙腿還沒有明顯的疲勞感,但我總覺得跟練跑時的體感就是有所不同,無法有先前參賽時至少在30km內會漸入佳境的活力感。果然在18km時小腿肌肉居然就早早出現抽筋前的跳縮現象,雖然心感不妙,卻因為多次周六30km長跑過程撞牆後又再恢復生氣的經驗,讓我沒有因為被迫降速緩和就放棄希望。只是人算終不如天算,在跑了23km後居然便發生小腿抽筋,這是我人生跑馬至今在最短的里程數發生肌肉嚴重痙攣的狀況,最近的二次都是發生在國道馬,但也都在25km以後,且據老友黃崇華說那是由於國道跑在鋼板及水泥上,雖然路面還是舖了層柏油,但地質就是較為堅硬,讓肌肉接受的衝擊仍增加不少。事後想想可能是這二年恢復運動後就改穿厚底跑鞋了,雙腿肌群已經又老了7歲不打緊,還用緩衝功能加倍的中底穩妥妥地保護得無微不至,換上薄底又早就失去彈性的老鞋,軟弱的肌肉就完全現形了!接下來只能用僵直的跑姿並一直降速,運用尚未抽筋的肌群奮戰,無奈30km不到,就連大腿前後的肌肉及脛前肌都輪番大抽,一度讓我連走路都舉步維艱,讓我猛然想起1996年初馬在國道上的慘狀。不一樣的是,當時才24歲的我滿腦子問號,尤其是一堆白髮蒼蒼、滿面皺紋的「爺爺級」跑者從我旁邊輕鬆跑過去時,真的讓人懷疑人生!但經過人生大風大浪後51足歲的今天,我反而清楚了解:『這就是人生』,還是一直堅持要站上來這個沒有一次不徹底折磨人身心的賽道來體驗人生!接下來雖然大多數時間都是忍著痛楚的步行,每一公里都是超級漫長的煎熬,心裡卻完全沒有一絲絲要棄賽的念頭。當然以設立的參賽目標來說是徹徹底底的失敗,但對於一路上不停對你加油吶喊、關心鼓勵的人群,我已經可以收起沮喪的心情、將疼痛的表情換成感恩並微笑致謝的回饋禮儀。人生不就是這樣,無論你遭受的多大的磨難,總是會有很多親人朋友甚至陌生的人為你打氣加油,如果你的人生真的悲慘到沒人在乎,建議你也來跑馬拉松,而且跑的時候如果發生了像我一樣的慘案,除了同樣微笑向加油人群致謝外,行經比你還慘的跑者時,也別忘為他打個氣,很高興我這次作到了!

  突然覺得跑馬拉松能夠志得意滿地再創一場PB固然可喜,能夠用多上一個小時的4:14’(死一死)來賽道上好好體驗不同的人生,報名費好像花得更加值得!所以從今以後我不會再懷疑自己要再踏上這條征途的理由囉!很感謝人生有銓哥和明峰這樣的好朋友讓我重新站回馬拉松賽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