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導航

Monthly Archives: 六月 2012

花蓮洄瀾鐵人三項菁英賽後除了基隆外木山4,000m海上長泳外…
短期內沒再報名參加任何運動賽會…
甚至連休息二周後的外木山海泳活動都來個現場觀測海象不良臨時取消…
所以整整讓身體安靜休息、肌肉細胞止動修復了14天…
也剛好趁這個空檔時間可以好好將公司及家裡未完成的雜務徹底搞定…
順便規劃一下因忙碌而中斷了一年的出國旅遊計畫…
5/21~5/27 花蓮洄瀾鐵人三項菁英賽後全休一周
5/28~6/03 咽喉因感冒發炎失聲再繼續全休一周

經由最近這3年有意識地觀察自己從事運動訓練與參賽的結果比對…
以自己一直以來的隨心所欲的訓練調性所從事的日常運動質量來看…
要從休息許久後接近從零起始的體能…達到目前階段的最佳狀態…
在2~3小時內能完成的競賽約需有3~4周、每周約6~7小時的訓練…
而6~7小時內能完成的比賽則需有7~8周、每周約10~12小時的練習…
在比賽中不凸槌的情況下…大概就能維持現在的成績水準…
所以每次要報名參加一場設為運動能力檢定的賽事時…
從比賽舉行的時間向後推估所需投入訓練的時間後…
衡量在此期間是否有足夠的空閒能夠投入核算的最基礎練習量…
並檢視之中有無在年度計畫中需要投入的其他重大工作或生活事項…
就可以判斷應不應該以高重要排序來報名參加這場競賽了!
參加運動競賽對我來說是像是簽下一紙督促自己持續運動的合約書…
報名後投入訓練就像在依合約陸續繳交工程款一般…
工程款未繳清…工程進度落後…最後的建築品質當然就差了!
反映在賽會成績上也就像是最後的履約成品…
當然偶爾也會簽簽像是促進同好情感交流、鼓舞老婆參與運動的合約…
這種合約則無較嚴謹的權利義務約束…容易輕鬆愉快地履行…

每次參與運動的過程…若我們肯去細細品味感受的話…
都像是一種哲學理論的實踐及體驗…
可以從中發現很多自己身體與心靈反應的變化…
嘗試不同的訓練方式、執行相異的競賽策略…
都可以讓人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學習與樂趣…
最近這二年來用不同的體力調節和配速方式去完成比賽…
就發現某些像是運動項目、距離、地形、氣溫等因素…
都有許多對應上會產生不同結果的體力運用方式…
例如透過老婆或其他運動攝影師在賽場上拍攝照片中自己臉部表情…
就可以回憶當時自己被拍攝時的狀況如何…
接下來確認拍攝的時間是在競賽過程中的哪個階段…
再對應最後完成的成績時間…
就可以在賽後任何時間都提取得出當時的配速與體感狀況…
今年的二次鐵人賽很明顯的在跑步項目的前半程以守勢為主…
看到熟人的相機鏡頭都還能意識清晰地挒齒微笑…
後半程的照片則才顯露出要擠出最大能量咬牙苦撐的表情…
就結果論來說這是比較恰當、但較需要耐心的配速方式…
若前半程就已顯現無法綜觀沿途人事物的渙散、痛苦狀態…
進入後段賽程大約都會八九不離十地嚴重失速…
就像今年三月的金石馬及台北國道半馬即為最佳例證!

既然『質』的方面不想調高平時訓練的痛苦指數…
在『量』的時間運用上也難以增加訓練時數…
就只能讓身體四肢的肌肉緩步地記憶多年以來累積的運動經驗值…
再搭配進行競賽的配速策略運用…達到逐漸小幅提升的檢驗結果…
更重要的是維持平時訓練與參與競賽的樂趣過程…
避免傷痛、疲乏、成就欲降低…等負面感受找上自己…
這是我覺得要一生與『運動』這個好朋友作伴還不錯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