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導航

Monthly Archives: 十月 2022

  理想與現實總是有段距離……原本三年多前在孩子滿二歲之後,計畫從每周一次自行車開始,重拾運動的習慣,並計畫回到三項運動道場。所以精心策劃組裝了一部自己有史以來最滿意的一部計時車(https://reurl.cc/1mlWQV)。誰知道,我實在是一個太黏孩子的老爸,所以除了每周六iRun跑固定約騎約跑的行程外,平日上午全都花在陪孩子及協助家務的工作上了!想要回到從前上班前抽些時間晨跑或游泳的較高頻律運動習慣,實在有相當的難度,而這部本應該在較平坦路面及鐵人賽道上大顯神威的Orbea Ordu 650C,在此期間大多數被我當作夏季登山避暑的偽登山公路車;加上這二年疫情,閒置的時間也佔去不少。最近恰好有位女性客戶好朋友即將復出鐵人賽,對這部剽悍的650C小馬也情有獨鍾,我便二話不說直接出讓給她(很巧合地,繼Kuota K-Factor、Argon 18 E-118後,又一位優秀女選手承接我的愛車,著實讓我於有榮焉啊!)。但接下來難題就是下部車的選擇,考量50歲後生活重心仍是正在成長的孩子們上,未來運動參賽目的大概會放在維持健康及同好朋友聚會,競賽成績的自我突破與挑戰已經不是我現在這個人生時期可以兼顧的重點,所以想想還是入手一部用途廣泛的公路車可能來得實用些。而現今整個自行車產業已經鐵了心,為了要『促進經濟繁榮』,全面將公路車碟煞化,讓我原本仍想找一部DIY拆卸保養簡單、也更容易達成輕量框煞版本的初心完全被粉碎!不過想想自己原本就從事這行業,身體力行去感受一下再在正夯的大趨勢也是應該的,那就讓我再一次重新認識公路車囉!並實際體驗一下油壓碟煞系統的神奇之處!

1. 車架組(2022 Ceepo Stinger):

  店裡Ceepo最近銷售狀況不錯,它也是我十三年前首次入手鐵人三項專用競賽車的品牌,這七、八年來它的公路車款的銷售比率也大大提昇,由於特別標榜鐵人三項、公路雙用,這品牌在台灣鐵人賽場上的佔有率一直居高不下,加上它的價格以同級碳纖布與製程來看,性價比非常高,所以我決定選擇產品線中的頂級款式:Stinger(由十三年前開店後首次入手的鐵三專用車Stinger演化而來)!它吸引我的一些特色如下:

◎ 這支車架的OEM血統來自於主攻碳纖維自行車架、輪圈,供應全球前10大自行車名牌(包含義大利Pinarello)的瑩信工業。管材100%使用40T高模輕量碳纖布製作,我所選擇的Size XS小車架實測僅786g,前叉未將豎管截短時實測404g,以這個價位(建議售價NT$78,000)又有空力元素的碟煞全能車型來說,重量算相當輕盈,應該可以合乎我未來想和同好朋友們在夏季跑遍台灣名山坡道的車重需求!

◎ 車架的空力造型元素遍佈全車:整合式的1.5吋大尺寸並向後延伸流線型的頭管(管線皆可內藏於其中)、與下管管型整合的前叉、內縮如輪拱般與後輪整合的中管與下管、小三角柱體刀型座管……等。

◎ 車架與前叉可容納最大28mm的胎寬,可配合實現最新潮流的胖框、胖胎,最空力,輪胎滾動效率也最佳的整輪組合!

◎ 1.5吋頭管、EVO386五通、上管加寬延伸直達三通,在接受車手應力最強大的這三處,直接設計大管徑增加強度與剛性!

◎ 通過UCI認證的車架兼容於所有套件系統:Shimano、Sram、Campagnolo及FSA的電子與機械套件組均可安裝!

◎ Size XS尺寸的上管有效距離僅50cm,大約等於其他歐美品牌的Size XXS,有利於自己較喜愛偏小、擁有靈活操控性、及可使用較長龍頭來增加下坡穩定的性能需求,且這尺寸的幾何前三角居然可以讓我不需使用側開式水壺架(先前的Kuota Khan則需要),多了周邊配件的選擇多樣性!

2. 龍頭(FSA SMR)、把手(Vision Metron 4D Compact):

  Ceepo原廠本設定此車架直接附贈Deda的SuperBox整合式龍頭(建議售價NT$3,850,175g),但由於Stinger不屬於DCR系統(D型或半月型前叉豎管)設計的車架,所以若使用這支龍頭只能做到半隱藏走線。碟煞油管都一定得通過頭碗組及頭管進入車架,未來更換頭碗組已經要麻煩到底了,我龜毛地想要乾脆來個全藏線、乾乾淨淨的空力外觀,所以又另外訂了一支雖然價格較低(建議售價NT$2,600)、重量也較重(235g)的FSA SMR龍頭。不要覺得奇怪,啊這支不也是支半藏線設計的龍頭嗎?呵呵!奧妙就奧妙在它於鋁合金龍頭本體下方開了個入線孔,大小只能容納油管及電線(若是再加二條機械變速外管就無法再擠進去了),所以龍頭下方的半隱藏式出線通道設計,在電子變速的組裝案例上可不需採用!由於我選用了正常偏小的車架尺寸(Size XS),可以搭配長至100mm的龍頭,大大增加下坡及高速時控車時的穩定性!

  其實原本自己最想要的是一體式的龍頭把手組合,但市面上的所有整合式空力把由於致力於低風阻的造型,上把位都極度的寬扁,實際上真的就是於平路賽段及積分點衝刺之用。考慮我這部新車還是會常常在夏季往山道上跑,上把位握感的舒適性還是相當的重要,所以才忍痛捨棄最帥氣的龍頭一體式把手選擇,退而求其次搜尋到Vision Metron 4D Compact這支有著結合空氣力學和人體工學、握感適合的微上揚翼型管、前仰10°的上握把、煞把位後方手掌依托舒適造型、隱藏式走線……等設計的215g輕量碳纖車手,不但兼顧空力,在爬坡握上把位時,有適中的滿握感,有效放鬆上半身,讓騎乘更省力且舒適(人老了真的需要更多的舒適設定XD)。

  我較窄小的肩寬選用400mm的尺寸,煞把位的寬度約380mm,也非常符合空力的騎姿!上頭的把帶最後我選擇Ciclovation的Advanced Featherlite超輕量把帶,加上這支空力把把帶只需纏到煞把位後方手掌依托的位置,又可以再節省一些重量,哈!

3. 輪組(Vision Metron 40 SL Disc Tubular)、輪胎(Continental Sprinter GatorSkin):

  生涯到目前為止,在這部新車之前,曾經擁有過4部公路車、7部計時車/鐵三車,也用了超過11組輪組,若以性價比、輪組剛性(輪圈與鋼絲張力)、煞車效能、空力爬坡全能綜效、下坡穩定度……等總合評分來說,令人最滿意的就是搭配在2016 Kuota Khan上的Vision Metron 40碳纖輪組(https://reurl.cc/gMNd77),所以我這部人生首部碟煞全能新車,再度選用具有24.8mm輪寬、直拉式扁鋼絲、ABS 防鬆銅頭、2比1編輪方式,CFD/風洞測試實證高度空力化的Vision Metron 40 SL Disc碳纖輪組!由於碟煞輪組的輕量化程度無法與框煞輪比擬(光是二個碟盤裝上去,整組就活活增加個約200g),所以我破天荒首次特別選用管胎版本輪組,因為管胎輪組框體結構簡單,是所有輪種中最能體現輕量程度的,空輪重1,420g也已經是目前我騎過的輪組中最輕的一組了(將碟盤、管胎含延長氣嘴及雙面胎膠、飛輪裝上後實測,整組重2,640g)!

  公路車的管狀胎雖然是歷史悠久的產物,但是其真圓度最佳、側向觸地安全性高、能滿足喜愛高胎壓騎士需求、安裝充氣後完全不擠壓輪組導製鋼絲張力變弱、管胎輪組因結構簡單而最為輕量……等優秀特性,導致職業車手在能夠有所選擇的情形下,仍然唯管狀胎馬首是瞻!馬牌Sprinter GatorSkin更是iRun跑管胎中的銷售冠軍,無論是在耐磨(碳黑化合物胎面)、防刺(DuraSkin抗切割纖維)、行車安全性(全胎表面網狀防滑格紋)……等特色上均屬最佳的品項,是巴黎魯貝等春季古典賽職業車手的最愛,新輪組當然不囉嗦直接安裝這一條極品!25mm胎寬的Sprinter GatorSkin每條300g整,雖不頂輕但安全性絕對打包票的!

4. 變速/煞車/傳動系統套件(Sram Force eTap AXS):

  這個項目是我考慮最久的一環,在頂規還是11速的時代,Shimano的有線電子及Sram的無線電子變速系統我都已使用過,現在進入12速的年代,原本想要在使用Sram eTap系統三年後,改用也進化到變把無線、電池到變速器間有線的Shimano 12速系統,但最新Sram eTap AXS 12速系統也開始導入全序列(全自動 Sequential)/半序列(補償式 Compensating)變速模式、加上它對我想要組一部完全外觀上看不到任何線組的真無線酷車可以完美達陣、外置式又可簡單更換調度的電池設計,讓我最後還是捨棄了在11速時代大家公認變速穩定度更佳的Shimano系統,入手了整套重量約2,985g的Sram Force eTap AXS二級真無線套件。

  新的Sram eTap AXS套件在安裝上有個貼心的設計,前後速器都有附贈安裝治具,完全不需倚賴高超的組裝技術經驗,就能夠輕易地將前變速器安裝在最適當的位置,並將後變速器導輪組與飛輪之間微調到最正確的間隙。而這次Sram將能夠快速充飽電力、又可以彈性對調的電池,與前後變速器的造型整合得更加精緻優雅;還有造型改版為更寬扁強壯的碳纖曲柄腿組,與頗有空力肌肉造型感的酷黑四爪齒片組也有完美的整合性搭配;最特別的是那條Sram專利平頂(Flattop)造型的鍊條,完全能讓整個傳動系統看起來更有前衛科技味道!

  Sram eTap AXS系統還有個迷人之處,就是車主可以直接用手機經由Sram AXS App做任何的調整設定(https://reurl.cc/AOXQVE)。無論是變速模式的選用、變速按鈕功能的設定或更改、擴充變速元件按鈕(Blip)的變速功能設定……等都可以隨時校調。而進展到12速的變速容錯率雖然更低,但由精密度更高的電子系統來校調控制,其穩定性當然就依然能夠維持在高檔囉!我想這也是各品牌到了這個速別後,都捨棄生產機械變速版本的原因。而飛輪多一片所得到更順暢銜接的換擋,可以稍為補足一下現代公路車大飛輪趨勢下犧牲的齒比梯度。

  我的車採用了46/33t,165mm的大齒盤曲柄組,搭配上僅230g的超輕量化副廠11-34t飛輪(一方面想輕量化,二方面是Sram AXS全系列飛輪代理商均缺貨嚴重),最輕齒比已經小於1:1;再加上選用160mm較大的碟煞盤,不管明年夏天同好好朋友們想約騎哪座變態陡峭的大山,我和這部『藍色毒針號』終於可以奉陪到底了!

5. 座墊(San Marco Aspide Dragon):

  我再度翻出了珍藏的第二張San Marco Aspide Dragon公路車專用座墊,上印有北宋文人黃庭堅的『龍』字墨寶,這是繼2016年短短只相處了不到三個月的Kuota Khan愛車後,我人生的第二張白色座墊。雖然現在的趨勢是動輒超過150mm的寬版、短鼻尖樣式,但可能由於我的骨架嬌小、髖骨距離較短,試坐了幾張頗受好評的短寬版座墊都不大習慣,所以註定這張僅135mm寬、重162g、原本只想用來收藏的Old-Fashion逸品又要被拆封服役了!

6. 踏板(Time Xpresso 7):

  既然入手了一個全新世代概念的碟煞版本公路車,那踏板也索性趁這機會換個品牌系統!往年我一直是Look系統的忠實愛用者,這次很客觀地就性價比、重量、踏板接觸面積、底板扣片頂端至軸心距離、上下卡順暢程度、整車搭配性……等因素仔細考量,最後選擇了已被Sram併購的Time踏板產品線中的Xpresso 7!這組不僅建議售價僅NT$4,100就可以入手一組不到200g總重的碳纖強化複合本體踏板(目前業界唯一);踩踏面積高達超過700mm²也是業界第一;13.5mm的Pedal Stack Height更是除了咬合設計原理完全不同的Speedplay(11.5mm)以外最短的,可讓雙腿的發力點與軸心之間的不穩定區域扭矩減少,增加踩踏效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的 iCLiC 專利技術,只要鞋底板觸碰到像捕獸夾一般的卡鉗驅動點,卡鉗就自動卡住底板,讓上卡更輕鬆愉快;而這品牌踏板雖然沒有長軸版本銷售,但有著非常充滿智慧的Q-Factor微調系統,只要經由左右鞋底板交換位置, 就可以依車手的髖關節距離與騎乘習慣判斷,得到正負2.5mm的Q-Factor距離調整,降低自行車訓練的受傷風險;最後,雖然這系統是使用碳纖維彈片代替金屬彈簧給予卡鉗張力,但仍設計了三段彈片張力調整機制,同時滿足初、中、高階騎士的需求。

  這次要特別感謝Ceepo台灣總代理好樂適公司,在這恰巧2022及2023年車款即將輪替(今年款的車幾乎完售、明年款的新車還未到貨)的尷尬時刻,還特別協助向日本調貨我個人較為中意的2022年式金屬藍配色(繼Gios Siera鋁合金公路車後,生涯入手的第二部藍色車)Size XS車架組(台灣已無庫存),這部車在陽光下有寶藍色裡透著閃耀金屬粉的高調質感,在陰影下,藍色的彩度又會提升到另一個飽和的境界,真是令人愛不釋手!花了一整天將車組好,第一件事當然是秤一下全車重量,以一般成車全車不含踏板、水壺架等配件的方式量測,僅7.36kg(加上Time Xpresso 7踏板、二支Tacx Ciro水壺架達到7.6kg)。所以這支車架若是在變速套件、輪組、龍頭、把手、座墊上再琢磨一下、選擇更輕量的零件,要組到7kg內並非難事!以這個價格的碟煞車架來說,C/P值非常高。以空力型雙用(鐵人三項/公路)車種,這個重量是我們這種業餘玩家最適合的:平路有慣性、爬坡尚稱輕量、下坡穩定不飄移,非常中庸的整車全能設定!

  上路實測前,用手機的Sram AXS App把這部車加入後,將所有Sram Force的電子變速零件更新軟體到最新版本,再進入傳動系統設定(Drivetrain Settings)中的(Enhanced Mode)增強模式,將變速模式設定為先前個人在使用Shimano Di2時最喜愛的補償模式(Compensating):前變速器在大小齒盤間切換,在搭配飛輪較極端的大或小齒片時,會立即同時間協助昇降1~2齒(可自由設定)來補償過大的齒比切換間的踩踏不流暢。

  再來就是將管胎胎壓打到我的體重及根據自行車相關設定所適合的胎壓,一樣可以到Sram AXS App所指引的『胎壓設定指引』網站來輸入查詢(http://www.irun.com.tw/forum/topic.php?sid=2775),只是最後它給我的建議胎壓是:前輪64.6psi、後輪68.8psi……喂!我這是管胎耶???基於Old-School的心態,我還是打到前輪85psi、後輪90psi來作首航的胎壓(騎車從未將胎壓打到低於100psi過),來測試看看現今最新的:『低胎壓,低滾組、高安全性』的趨勢!

  首航的路線是北海岸淡金公路,騎到三芝7-11後折返。『產後復出』整整闊別六年,從計時車又轉成公路車的騎乘感受,大抵上來說與2016年騎上Kuota Khan的感受相近(尤其輪組又是同品牌、同等級、同框高,只是改成碟煞系統),可以參考:https://reurl.cc/gMNd77,以下將特別不同的地方重點說明一下:

  1. 上路後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胖胎寬(25C)加上低胎壓的滿滿舒適感了!就算胎壓只從自己習慣的110psi以上降到85psi,但是身體對與單車的五大支撐點:雙臂、雙腿、及臀部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適,震動的波形變緩、頻率減少,感覺整部車被輪胎撐得軟Q軟Q的,巡航踩踏時雙腿因震動降低也變得順暢許多。
  2. Stinger擁有EVO BB386這個厚實規格的五通、上下均為1.5吋的大管徑並向後延伸流線型的頭管、上管也加寬延伸至三通位置,這三處車架本身接受應力最強的位置都較傳統公路車粗壯許多;此外全車還使用40T最高模、輕量的碳纖布製作,在淡金公路上幾個短坡站起來試抽一下,果然符合現代全能公路車適中硬調的趨勢(相對來說更趨近空力型的車種Mamba-R,就與計時車同樣較為死硬);搭配Metron 40 SL Disc紮實的輪圈結構所帶來的良好側向剛性,以及Vision原廠高磅數鋼絲張力的編輪原則,短坡與平路加速的直接力道,完全勝過以重視踩踏韻律感、以挑戰長坡見長、車架調性更為Q彈的Kuota Khan,之後有機會再去騎騎較長距離的連續上坡感受一下是否會快速榨乾自己的肌耐力?
  3. Stinger變身成為公路車後,車型定位上為了鐵人三項的需求,仍以空力車的型態設計,所以比起Kuota Khan純種登山型公路車的纖細後上叉,這部份最明顯的就是設計上堅實又空力許多。我個人認為未來純種登山型公路車會逐漸式微,因為現今的碳纖技術已經可以不用過度犧牲管材體積,就能打造一部已足夠輕量的車架(UCI的限制為整車6.8kg以上),加上較低胎壓反而減少滾阻、還能增進踩踏輸出的連貫性,更代替了登山型公路車纖細具彈性的後上叉,給予整車在高速時(尤其是下坡)的緩震功能。所以在下坡遇到減速條時,也不會因為硬調的車身而感到手掌、手腕、及臀部的不舒適。
  4. 不得不說自己選擇了Vision Metron 4D Compact這支有型的碳纖空力把還真是明智!巡航時可將手掌後端及手腕處,整個依托在煞把後方所設計的平台位置;爬坡或輕鬆騎又可將手掌輕握在如機翼上揚的上把位,握感因適中的上把寬度及圓潤的切面曲線而得以滿握又舒適!加上自己為了空力效果依慣例將龍頭設定在較低的位置,這上揚的翼型上把還提供了更大而舒適的軀幹角度。
  5. 使用了26年Look踏板後,生涯第一遭更換不同系統卡踏上路,先將Time Xpresso 7的彈片張力調整到自己習慣的最緊程度,以得到最乾淨俐落的上下卡操作。這踏板最讓人驚異的就是上卡,相較於傳統後置須用腳掌用力向下擠壓撐開的踏板卡鉗,它的卡鉗基本上是像是先撐開的捕獸夾,下腳後幾乎是全自動且無感地咬合住鞋底板,鞋底板只要一扣住踏板前方溝槽,腳跟只要輕輕往下一放,真的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上卡程序。下卡則感覺彈片的彈性大於我前一組Look Keo Blade Carbon Ti(碳纖片死硬得多,但下卡感覺更乾淨俐落),雖也是一個瞬間腳掌扭轉的巧勁,但就是有點軟軟QQ的感覺,勁道不需要太大,就輕易將卡鉗再帶回到張開的狀態,等待你下一次的入卡。而這最大的優勢就是整個由停車狀態到上卡起步的反應時間變短了!這組踏板雖然輕盈,但踩起來算是相當紮實,騎完後我肯定未來在踏板的選擇上會跑票了!
  6. 最讓我這個騎了超過26年公路運動用車的老屁股不習慣的,就是碟煞系統了!依自己的小手掌調短煞把間距後,那個超級輕巧的按壓手感,實在是浪費了我26年來在長下坡按壓鋼索煞車線所練就的握力了(完全用不上……XD)。由於Sram套件原本搭配的是有機樹脂來令片,對於僅52kg的體重來說綽綽有餘(體重較重的車友,建議更換成金屬來令片,來獲得更好的制動力),我終於體會到甚麼叫作『線性』的煞車手感。騎乘時感覺得出來碟煞按壓的力道與愛車被因此減速的關係,真的是比框煞車來得比例均勻得多,也不會有如框煞煞車塊磨耗的歷程中,因與框體煞車邊接觸面積、煞車塊附著物質(如:鋁屑、碳屑、泥土、小碎石……等)、框體磨耗狀況、煞車夾器剛性……等等的不同變化,而有制動力道忽高忽低、甚至斷斷續續的情況,實在是異常的穩定!雖然我已經被框煞機構訓練到任何煞車手感的變化都影響不到控車的穩定度,但有了這麼穩定的碟煞系統,還是讓人在下坡時感到更無後顧之憂了!之後有機會再去試試較長距離的連續下坡,看看有些為職業選手詬病的如:碟盤高溫冷卻變形或退鋼、碟盤高溫影響鋼絲強度、碟煞漏油、有機樹脂來令片制動性不足……等等的缺點會不會發生?(我認為以自己下坡的慢速應該都遇不到這些問題吧?呵呵呵)

  總括來說,這就是一部只要花費Pinarello Dogma F 頂級車架組的錢,就能得到一個可以直接上路、很不賴的整車完美方案(頂級車架、頂級輪組、頂級車把手、二級電變);然後……雙手雙腳就快被這些日新月異、愈來愈不需要太多動作及力量操作的嶄新零件(碟煞、踏板、與電變)給慣壞了!還有就是……我跟Ceepo這品牌及Stinger這型號真是有緣呢!好朋友們,明年東進武嶺趕快約起來吧!!!